首页 > 赛事公告 > 2020“电视中的真善美”市民主题征文活动奖项揭晓!
2020“电视中的真善美”市民主题征文活动奖项揭晓!
2020年10月27日 14:59  来源:上海市民文化节公众号 选稿:夏馨

  今年,由第26届上海电视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联合举办的2020“电视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活动获得了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经专家组认真评选,10篇征文佳作和10则优秀微评都正式出炉与大家见面了。一起看一看吧!

  【征文佳作】“妙笔生花”奖(10篇)

  1.34年前的热流,至今激荡澎湃

    作者:张渊

  那晚的夜色有点迷蒙,月亮躲在云层若隐若现。在渐渐静下去的晚上,家里“自生自灭”随意开着的电视机屏幕上,忽地跳出了“热流”两个字,行体,赭红色的,在静寂的夜里煞是醒目,犹如摩崖石壁上的擘刻大字,带着远古的气息。接着,一段铿锵的旋律响起,屏幕上翻卷起滔天白浪,拌合着轰鸣也似的磅礴水声——这里是“虎跳峡”,举世公认的长江最凶险的地方。1986年9月11日,洛阳漂流队的两名队员,一前一后钻进红褐色的密封船,极窄极陋。船随即推入江中。这只很土的密封船,有着一个不寻常的名字——“中华勇士号”!两位中华勇士,就要在这儿强渡漂流了!34年后的2020年8月7日,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颁奖典礼。当台上评委报出“最佳纪录片”获得者的名字,台下的谢隽倏地立起,轻捷地走上领奖台。手捧奖杯,谢导非常激动:“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在上海电视节)获得大奖!……”其实应该还有句话他没有说,这第一次获奖的中国纪录片,其拍摄的题材,反映的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次”的壮举:上世纪80年代,一群黄皮肤黑眼睛的年轻人,赶在美国人之前,挑战奔涌在自己国度上的第一大河长江;他们以简陋的装备,以全程“人肉”漂流的形式,战胜了号称地球上最后的一个险难天堑。34年前这群壮士用生命的代价,在母亲河上谱写下的壮举,让时年11岁的谢隽深深铭记。岁月易逝,中年后的他,找到几位昔日勇士,安排他们重走漂流路,重历那段与急流险滩同样坎壈的心路。他就用最朴素的影像语言,把勇士的昨天和今天如实记录下来,以留给后代子孙一份不容忘却的民族记忆。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改革春风乍起,开始吹拂神州大地的时代,是女排蝉联五连冠的时代,是《我的中国心》风靡大江南北的时代,是所有国人变得精神起来的时代,所以,当一位美国探险家肯·沃伦打算征服长江,全程漂流中国人母亲河的消息传到国内时,群情鼎沸。“中国人的长江,应当由中国人完成首漂!”四川人尧茂书第一个从宁静的大学校园里走出,登上了命名为“龙的传人”的橡皮船,抢在洋人前,独自从长江源头下水,沿着沱沱河、通天河漂流了1200余公里,一个多月后触礁身亡。那个年代的国人热血满腔,这是互联网经济时代下的今人难以想象的。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尧茂书“像是一声呼哨,一声号角”,引燃了中国青年们的血,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前赴后继地向长江源头集结。不久后,两支漂流队——洛阳队、科漂队就组建完成。80年代的中国贫困、匮乏。尽管装备落后,但两队队员怀着荆轲般的悲壮和决绝,硬是早于中美队下水进发。等他们进入金沙江段漂流了5天后,沃伦领衔的中美联合队,带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漂流器材,在国人惊羡的眼光中,也精神抖擞地下水了。他们的装备价值10多万美元,漂流船、防水电台、煎锅、睡袋等一应俱全。然而,漂流不到两周,一位外籍队员即染病去世,几日后沃伦即宣布解散队伍,其原由很多,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长江之险,漂流之难,远超这批曾战胜过地球上无数艰险考验的职业选手们的预计!而两支“土气”的本国漂流队还在惊涛骇浪中前行。有的人闯过了最惊骇的虎跳峡,抵达了胜利的终点,但陆续也有9人被巨浪吞噬,壮烈牺牲。看着纪录片里那一张张或幸存或逝去的年轻脸庞,所有的中国人,肯定都会想起那句诞生了两千年、轰响了两千年的话:“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确,是选做鸿毛还是泰山?这个沉甸甸的命题,一次次地在大地上铺展出来,有时是铺陈在民族危亡、国运陆沉时,有时是铺陈在万马齐喑、变革前夜时,但有时也会出现在海晏河清、岁月静好时。“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廷;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感谢谢隽,感谢他朴素而震撼的再现,让我们重睹了涌动在上世纪中国大地上的激流,澎湃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心头的热流。他镜头下的几位幸存勇士,如今都已是中年大叔,头发花白,皱纹密布,但眉宇间依然豪气犹存。一谈起当年事,他们的热血依旧沸腾和燃烧。30年后的今朝,这批大叔乘着比当年美国装备更先进的冲锋舟,在剧组摄像机的全程跟踪下,重漂长江金沙江段,抚今追昔,于浪遏飞舟中道出了肺腑心声:“我觉得自己是有故事的,这一生没有虚度!”临近片尾,一位已然谢顶的昔日队员,挥着在30年前那一场场激浪中划过桨、冲开浪的大手,慷慨放言:“通过这次长漂,我感到,别看走在街上的这些平凡普通的老百姓,真正国家有难的时候,中国是不缺好汉的!”话毕,画外音响起歌曲《我爱你中国》,童声独唱,清澈纯净,一面五星红旗扬起在了载着勇士们劈波斩浪的冲锋舟上,扬起在了30年前和30年后中国人的心间上。6300公里的冰冷寒流,终于降伏在中华勇士的身下、意志下,化为了滔滔热流。这热流,至今还在澎湃激荡,它们足以冲开前行路上的险隘叠嶂,融解世间的雾霭疫情。

  

    2.爱与希望重启人生特征

  作者:李英兰

  疫情过后,2020年上海电视节如约而至,荟萃各国佳作,奉上难得的荧屏饕餮盛宴。

  都市频道展播的《温德米尔儿童》,聚焦二战后三百多名劫后余生的少年儿童,在英国慈善家的资助下,来到英格兰的温德米尔休养复健,试图平复他们饱经战争摧残而时刻惶恐不安的心灵,让他们在这个临时组建的大家庭里感受温暖、包容和来自社区的善意,为其重回正常社会打下基础。

  影片以这些孩子的画作开场,通过一幅幅笔法稚嫩却充斥着惊惧不安的图画,辅以画外音中战争亲历者的叙述,简洁高效地交代了故事背景和那让人不忍回首的灰暗过往。这不落俗套的开局令人印象深刻,迅速地将观众拉入了影片营造的忧伤氛围。随后导演用众多细节不动声色地描绘了孩子们历经的苦难和创伤。我们看到抵达营地后被要求男孩女孩分开,脱下衣物检查身体,似曾相识的场景再次攫取了少年们的心时,那惊恐迟疑的眼神和温顺行为的反差;看到首日早餐时争抢面包,一哄而散四处藏匿食物的求生欲望;看到转瞬间全部藏到床下和见到小小的柯基犬而尖叫着四散奔逃的幼儿眼中的不安;我们也听到深夜宿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噩梦中的惊呼。这些创伤后的应激反应昭示着他们曾经历的劫难,没有往事的闪回,没有残忍影像的呈现,见微知著的手法细腻而高级。

  导演还通过一系列事件的精巧设置,将当地居民的视角和这些孩子即将面对的现实引入叙事构架。有不谙世事的当地孩童恶作剧似的纳粹军礼,和看到犹太男孩被吓到失禁时的哄堂大笑;也有同样经受战争创伤的当地人的不解、不满和不以为然;当然更多的是善意,甚至萌发了少年间跨越语言障碍的爱的火花。导演还借用心理辅导员与当地居民的对话及体育老师对孩子们的教导将影片的思考提升到了新的层面。一方面提醒观众在无法真正理解他人苦难时,不以为意的轻慢态度所可能带来的二次伤害;另一方面也点醒受害者不能自怨自艾,因为社会的同情不会持续很久,最终还要靠自己走出阴霾,靠实力去赢得一席之地。

  影片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并不依靠大段的台词来叙事和驱动剧情发展,也没用慷慨激昂的演说去拔高主题,而是以令人信服的眼神、动作和传递情绪的画作等诸多细节来塑造人物:就像满桌彩色颜料旁,孩童们以黑白为主色调的创作、试图抹去的大卫六芒星、偶尔可见的色彩却是那触目惊心的红;还有心理辅导室里始终空着的座椅与后来心理学专家在那把椅子上的倾诉。巨大的苦难被一笔带过,却让人无法忽视,看似不经意的描写竟牢牢写入观者的内心。简洁克制的镜头语言与台词都紧紧围绕主题。通过几句洗练的对白,就交代清楚了慈善家使受助孩童的名额从十个增加到三百个的努力和仅有四个月恢复时间的无奈,进而引出当时的时局与社会背景;几个镜头完成孩子们期待红十字会带来幸存家人的消息及期盼近乎悉数落空的对照,来侧面展现大屠杀的残酷真相和战后部分国家依然存在的对待犹太民族的敌视乃至欺凌。所有的这些旁枝细节都在丰富着影片的内容,使它所展现的并不局限于此时此地,而是将所处时代作为背景细腻地渲染出来,使影片层次分明,人物形象立体而可信。

  位于英国湖区的温德米尔风景秀美,气候宜人,湖色山景让人流连忘返,确实是抚慰心灵、修养生息的好地方。在那里旅游时也曾读到过这个故事,感动却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在影片中看到早上醒来撒满阳光的窗口;孩子们穿过无人把守的社区,肆意跑过的草坪、林地、湖畔;平静的湖面上云彩的倒影和小小的栈桥。熟悉的美景在荧屏上再现,就像那连接营地和外界的长满青苔的古老石桥将现实和历史连通。直到此刻我才真正明白,这岁月静好的风景有多美好,对这些习惯了不幸的孩子们的震撼就有多巨大,只有当你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这片美景曾承载的重量,才能些许触碰到他人的苦难。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生活安逸富足。我们虽明白这世上并不全是美好,战争阴云和贫困笼罩下,挣扎在生死线上的难民也不时挑动我们的神经,我们却依然难以真正体会那些悲惨故事亲历者们的心路历程。但我们中间总有人会挺身而出,去援助、救治这些苦难中的人们,去为他们发声。也总有人不断回顾过往,正如这部片子的主创人员,他们以另一个侧面切入这些大屠杀幸存儿童的生活状态,平静、克制地展现那些曾经的伤害和重燃的希望。因为只有铭记这人类历史上的灰暗一页,我们才能以史为鉴,才能学会以最大的善意去接纳、理解和帮助那些身处不幸中的人们。

  影片结尾五位片中主角在现实中的原型亲自出镜,这种类似《辛德勒的名单》中将故事与现实链接起来的处理方式,赋予了影片纪录片般的调性,虽然没有后者强大的情感冲力,但这无可辩驳的真实感和令人信服的平实感动也同样让人不停回望。离开温德米尔后,五位主角都有不错的发展,有两位获封爵士。而这一切都缘于这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因为它阻断了往事噩梦般的纠缠、赋予他们希望和生活的勇气、使其再次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开启了这些孩子美好的、平凡的人生。爱是可以抚慰一切的魔法,而希望是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3.但是还有书籍,书香依旧弥新

  作者:郑学创

  一口气看完《但是还有书籍》五个系列的短片,这里有编辑、翻译、藏书家、旧书店店主、绘本画家、封面装帧家以及读书分享者等,如一块块拼板,拼成了一幅为书籍、为阅读的人的众生相,捕捉到了那一张张满是追求和奋力的脸庞上,还有书籍和阅读的火焰在闪烁,它映照着一如此时的我,不时地被故事的闪光点亮,在心灵深处引发着共鸣与感怀。纪录片呈现的“拼图”力量是一种引诱,在书籍不断被定义的今天,当看完之后会发现,书籍和阅读才是艺术人文的结合体,如同油盐酱醋,确实还应有书籍。

  正因如此,编剧以十五个有故事的老中青人物来表现出书籍本身就有一个故事,编写这本书的本身上也有一个故事,并衍生出书的传播又是一系列故事。这样的叙述线条让时空在扩展,有着薪火相传的感染力和持久力。由此,可以从人物在当下时空的行为,揣摩着书籍在以往,以书为媒介传达知识,为食粮充实精神,到了当今,似有来处,得以回应、延续乃至归途。这种影响力,成为《但是还有书籍》的备注。

  但是还有书籍,是有他们在执著与坚守。

  朱岳,平凡的编辑,不平凡地从地域、文化和时空的差异中,发现好书,推荐好书。觅得珍珠得以晶莹,授予玫瑰留有余香。

  俞国林历经了十三年的时间。镜头中的他,不仅忙碌在案几高叠的日记中,组织大量的校对,还几次登门拜访郑天挺的儿子,以获得家属的支持。这部贯穿整个西南联大抗战校史的《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得以出版,归于他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慧眼识宝,传之其人,因而成为文化的宝藏。

  范晔,秉持着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名著的分享,才有了翻译马尔克斯授权的首个中文版《百年孤独》的这个机会。片中借他的口说:“让译书成为买书的借口,把翻译当做乐趣”。如此淡然,实是浪漫。这样的情怀才能化寂寞的翻译为人生的乐趣,将坚守做到如行云流水,范晔版的《百年孤独》的面世也就有了意义,成就他人生中一个耀眼的闪光点。

  还有书籍装帧设计师,将书从传统的文字记录和叙述功能中蜕变,提升为艺术的特质,使书籍完成了平面设计与文字相融并共鸣的渲染。设计师宁成春,总是对书的内容胸有成竹。片中特为他在设计陈寅恪的书稿封面时,讲了一段书稿失而复得的故事。这个书籍背后的故事,让人透过这黑色的封面,望着一隅有着陈寅恪大师紧紧抓住拐杖的照片,还有用严谨的字体设计的书名,简洁而深沉,凸显着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和坚守。也让读者进入设计师的方寸之间,领悟那书籍的隽永情感和深邃思想。

  纪录片是这样总结他们的:以细小而绵密的针脚,连缀起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文献,为读者编织起一条条通往前人思想的小舟,这一执著与坚守便是作为他们的高光时刻。

  但是还有书籍,是因为书就希望它被看,坚信总有一盏书店的灯光,等待温暖人心。

  镜头中的吴雅慧,源于少年时的一段偶然经历,《国果图鉴》的精美让她明白书是希望被看见。长大成为旧香居主后,打破旧书论斤称,整理成系列,按时代主题做展览,如“五四光影期刊展”,使受冷落的旧书重新被人珍视,泛黄的卷页彰显着历史的沉淀和艺术的不朽。

  而乐开书店的夫妇俩开着移动书车到农村去摆摊,她们是在传递书的能量。蜗牛热情地告诉村民:我这儿的书都可以看,没拆封的也可以看,书就希望它被看。这样的理念,才会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位老奶奶坐在小椅子上,静静地、慢慢地在一页页翻看一本摄影集,柔和的光线仿若书店的灯光,在特写镜头下,着实让书籍的精美抚慰心灵,画面透着柔和的静美。

  纪录片没有将镜头聚焦在书籍的内容上,而是一次次落在书籍之外的人。叙述着书籍的希望,叙述着人读书的温和的神采。

  但是还有书籍,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群爱书者,在传递、交流中,尝试着让私密的阅读走向开放的创新。

  快节奏生活中,纸质书虽让人担忧其生存,但朱利伟在作地铁上阅读的调查记录同时,发现阅读仍给人希望,总有爱书者在乘地铁时读上几页。这场景也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网红小隐的书单,是另一种让阅读在书海中得以引导。原来,阅读真的可以无处不在。

  最让人倾心的是杨早的各种“阅读行动”,让阅读赋有新意与创意,打开了阅读的视野。在镜头的缓移中,看见他们在读书会上畅谈和分享品读的感受,寻找着共鸣,抒发己见;看见他们在北京城里“走读”,这群志同道合的青年,在老城墙下缓缓走着,意气风发中,老舍的《骆驼祥子》人物、场景在想象中浮现,恍如穿越…...这是一种自由开放的阅读,虚与实的转换体验。私密的阅读终将导入读书会式的众乐。

  满眼的书籍在镜头中丰盈了起来,它在充裕着生命的阅读,拓展着精神的视野。这样慢慢想着,书籍顿时变得厚实起来。有一种弥新,是书香。


  4.大城无小事?大城皆小事!

  作者:程聪

  《大城无小事——2019年派出所的故事》荣获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系列纪录片入围作品。很有幸,在电视节之前,我就在上海电视台收看了这个节目,而且是每天定时去追剧,非常喜欢。得知它入围白玉兰奖之后,我又在网上把漏掉的集数补全了。

  其实上海电视台一向不缺乏法制类的纪实节目,比如《东方110》《案件聚焦》《庭审纪实》《疑案追踪》等等。但那都是从具体的案件本身出发的,故事性也比较强。而《大城无小事》则把着眼点放到了派出所,为人们讲述起了申城的派出所一年到头要处理的不同案件。类似的纪录片还有《急诊室的故事》等等。但是《大城无小事》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看着有亲切感。

  要说在我们生活中,哪一级政府部门离我们最近,最能替我们排忧解难,急我们之所急?有人说是街道办事处,或者居民委员会。其实他们的工作人员并不是24小时上班的,对很多问题也束手无策。而一句“有困难找民警”,让派出所的民警,成为了为我们解决生活中实际困难最基层的部门工作人员。《大城无小事》就是这样一部全景式记录民警工作的优秀纪录片。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跟派出所的民警有所交集,或者是交通违章,或者是物品丢失,或者是身份证的到期。我们会以为派出所的工作仅此而已,事实上看过这部纪录片才知道,这些只是民警工作的冰山一角。在上海这座国际大城市,外来人口众多,能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大城市给人的印象总是灯红酒绿,光鲜亮丽。然而在这背后,需要一大群秩序的守护者。民警们每天面对的,有的是刑事案件,有的是民事经济纠纷,而有的是一些个人感情问题,家长里短、邻里纠纷、鸡毛蒜皮,最后求助的都是民警。这部系列的纪录片,就将同一类型的案件归纳到同一集中,这样方便人们将同类案件比较。

  这部纪录片有一个非常大的特色,就是很多的镜头都来自于民警的执法记录仪,这是第一时间,最真实、最客观地对于案件现场的记录。为了隐藏便衣民警的身份,又对民警的脸部图像进行了马赛克处理。那是不是影片中的所有民警都要隐匿自己的身份呢?也不是。片中打造了一系列阳光帅气、尽职敬业的警察,被网友们戏称为“民警天团”,有上一季就走红的曹家渡派出所的马晓亮和周世奇,还有这一季中新增加的张沛吉、何宜斌、钱伟浩等新面孔。民警亦凡人,脱下警服,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是我们邻家最熟悉不过的80后90后。他们又帅气又有理想,处理每一个案件的时候,都在“情理法”这三者之间拿捏有度,游刃有余。

  民警们工作的对象,除了有人,居然还有动物。有一集就专门是讲动物的。在上海经常会发生犬类伤人事件,民警就要追责,是不是主人的责任。在片中,有一只伤人的恶性犬,这个人应该是不能养的,但是狗主人的各种证照都是齐全的。民警经过调查,原来这只狗在两家动物诊所办理了手续。第一家为狗打了针,出具了证书,第二家以为第一家已经通过了检验,于是就出具了养狗许可。狗主人就是钻了办手续的空子。民警就通过对这件事情的调查,促成了上海对恶性犬管理细则的进一步细化。

  防控新冠疫情是该片另一大特色。其实这个片子拍好的时候,新冠疫情还没有爆发,后来为了疫情又追加了三集。这三集都非常接地气。防控疫情,民警都处在第一线。记得这片子里还有这样的情节:援助武汉的上海护士,快要赶不上武汉的飞机了,于是报警求助。民警责无旁贷地开上警车,拉响警笛,把护士准时送到了机场。在片中,有好几位民警的妻子爱人都是医生护士,夫妻两人一个从警,一个从医,夫妻二人共同奋斗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妻子去武汉前,警察丈夫还要临别叮嘱,让人为之动容。

  该片的片名是“大城无小事”,比起重大案件,派出所民警处理的确实是“小事”,多数警校毕业或者考上公务员的年轻人最初从警的梦想,可能是要除暴安良,破获大案要案,做正义的使者。可是在现实工作中,他们却在处理着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事情,调解经济纠纷,协助农民工讨薪,给想自杀的人做心理辅导。理想和现实是有落差的。可在别人看来的小事,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非常大的事情,可能是他的前途命运,也可能是他一辈子的积蓄。为了让上海这座城市每一个市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警察们确实都在努力着。

  不得不说,片尾的主题曲,由上海市公安局警官合唱团演唱的《大城无小事》,也是该片的一大亮点。“上海有5万个你,每个平凡的传奇化成风雨,有你大城皆小事”,一群俊男靓女的警察们,唱起了rap。对于每一个报警人来说,确实“大城无小事”,可是有了民警的守护,却变得“大城皆小事”。

  该片能获得上海白玉兰奖最佳纪录片入围,并不令人意外。跟电影不同,电视更贴近民众的生活。平时民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对他们的工作却只知道冰山一角。有了这部纪录片,也可以让我们知法守法,在平时的生活中,配合民警的工作,对他们心生敬意。


  5.“但是还有书籍”

  作者:严一丹

  “眠雨堂镇库之物竟归我有。我何人哉,得以微尘附之华岳。结了账,从国际饭店出来,天已全黑。我怀抱这部开本硕大的宝物,踏着月光,唱着歌,步履迷踪,如上将凯旋,找不着北了。”

  当看到罗颖鸾导演在采访中引用的这段话时,电视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便一下俘获了我的心。

  人们常说,生活中要有“光”。那么,“光”是从何而来?我一直觉得,万水千山可有光,情丝万缕可有光,昂首阔步可有光,埋首书籍亦可有光。就像开篇的那段文字,藏书人的喜悦跃然纸上,这“光”亮得都让人“找不着北”了!又比如,在《但》片中担任解说的著名演员胡歌,他坦言: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时期,他出车祸那段时间,正是靠书籍来帮助他渡过难关,重新找到人生意义……

  《但是还有书籍》作为2020上海电视节展映纪录片,围绕着“宝物”书籍共摄制了《书海编舟记》《二手书的奇幻漂流》《绘本中的奇妙世界》《设计师的纸上王国》《快时代阅读指南》等五个篇章。每个篇章可以说都有让人感触不已的“亮点”。或许因为教师职业的缘故,其中我看得最兴味盎然的,还数第三集绘本部分。这一集中,电视片讲述了我国现在绘画界的三位“大咖”。惊喜地,我看到了曾有“一面之缘”的“大神”——被誉为“中国绘本先锋”的知名绘画大师熊亮老师。

  这次展示的《和风一起散步》《梅雨怪》《兔儿爷》等作品是熊亮老师的代表作品。对于自己的成功,熊亮老师在电视片中传授道:“其实一个秘密就是要万物有情,你要让每个东西都能和孩子发生互动。”他希望孩子们在这个世界里拥有无尽的好奇心,一起去认识自然的万态参差,学会与万物融洽共处。

  看着纪录片,我不由想起去年春节前夕在“朵云轩”有幸聆听到的一场讲座,那次讲座的主讲人正是熊亮老师。那天,熊亮老师讲了很多他的绘本创作故事。他讲在教育女儿创作时的得与失,讲完成一幅山水画后可以联想成一首歌曲、一个雕塑、一篇诗歌……记得他还讲了《小石狮》的创作故事,他设计了小石狮说:“走夜路的孩子看到我就会安心”,“可是我记得他们、想念他们”……

  就是这样,正如这集《绘本中的奇妙世界》里所解说的:“绘本创作者们以想象力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孩子们得以跨越语言、文化和年龄的界限去认识这个世界,也为成人打通了一条与孩子们沟通的秘密通道……”

  这部纪录片再一次告诉我们,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改变人生的宽度。书籍,能引领孩子们进入知识殿堂,引领孩子们认识世界,引领孩子们打开智慧之门。想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犹太人酷爱读书,他们的母亲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把蜂蜜滴在书本上让他们舔,于是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书是甜的。而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统计显示:以色列人均年读书64本,居世界第一。这,或许就解释了为什么诺贝尔奖中犹太人差不多占了一半的原因吧。

  所以,看完《但是还有书籍》所有篇章,随即我做了一件事:又去录制了几段绘本配音——今年疫情期间,我参加了由上海图书馆发起的“给抗疫前线家庭的孩子讲故事”活动,短短几天,上图老师就通报说,浏览听众已有133万多人次。

  绘本大师松居直先生说:孩子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和语言。如果我们经常用耐心温柔的声音对孩子讲故事,相信孩子就能通过这种交流得到深切的感受,随之,其心灵也会一点一点充实起来,成为一个内心丰盈的人。

  是啊,“但是还有书籍”!书籍是我们最珍贵的朋友,当我们快乐的时候可以有书籍来分享,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可以有书籍来指引,当我们悲伤的时候可以有书籍来安慰,当我们孤独的时候亦可以有书籍来陪伴……

  让我们一起来看书,一起来努力采撷这生活中普通而又不可缺少的微光吧!


  6.温德米尔的无价遗产

  作者:丁明玮

  今年上海电视节展映了一部讲述二战集中营幸存儿童劫后重生的短剧——《温德米尔儿童》。这部由英德合拍、BBC出品的作品,视角颇为独特,避开了二战时期经典战役、重大转折、战后审判等宏大题材叙述,也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等既往的纳粹大屠杀虚构电影不同,转而由真人真事改编,从集中营幸存儿童的视点出发,聚焦战后弥漫的创伤和人心的治愈旅途。

  1945年8月,二战的尘烟落幕。欧罗巴沉疴遍地,大屠杀幸存者深陷亲人离散和身心俱伤的泥沼。在此背景下,英国政府同意施加援手,接纳并庇护1000个纳粹集中营幸存儿童,其中300个被带到了温德米尔湖畔的卡尔加斯村。这些孩子将在心理咨询师和志愿者的精心照料下,告别黑暗的世纪,建立珍贵的友谊,重拾生活的信心。

  影片在简略交代故事起因后,直接切入儿童们深夜坐车抵达村庄的场景。这一段落更像是过渡的隐喻。他们在踏上英伦旅途前,经历的是人生中的至暗时刻:饥饿、鞭打、枪杀、绞刑、毒气,如影随行。在到达村庄、从车上走下时,摄影机从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扫过,在黑眼圈的大特写底下,是惊恐与无助。

  难以想象,孩童们在集中营所经历的一切,会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怎样深深的印痕。在接受体格检查时,落在身体上的鞭伤触目惊心。当被问及姓名,男孩本能地露出纹在手臂上的编号,报出“B-7-6-0-8”。画外音告诉我们,这名男孩曾先后辗转四个集中营。第二日早餐,每个孩子条件反射式地扑向餐桌,将面包哄抢一空,藏匿起来。因为对别人仁慈,就意味着自己死亡,这是生存的本能。在艰难岁月中,他们只想要活下去。

  孩子们能否摆脱午夜噩梦,走出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创伤,重新回归健康的公民生活,考验的是康复师的智慧,也检验着康复计划的成效,这也是本剧着墨最多的地方。显然,温德米尔的这段经验,可以被树立为典范,作为20世纪的珍贵遗产,为我们所永久纪念。在这里,康复师和志愿者不是拯救者,只是陪伴者。他们并不严格限制孩子们的活动,也没有安排繁多的必修课程,而是根据每个孩子的爱好定制兴趣课,让他们全身心投入体验自由与美好,消除怀疑和不信任。

  但过程依然坎坷。当孩子们在绘画课上信手涂鸦,布满画面的则是黑色铁丝网。绝望,偏执,鲜血淋漓。这时,老师唯有走向他,像亲生儿子一样抱着他。街头的英国男孩行纳粹礼嘲弄这些经历过纳粹残暴的孩子,老师用温和但有力度的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是为人善良。体育训练,会让孩子联想到集中营生活,但最终,“绝处逢生会让人变得更强”,他们在运动场上找回了自信。伴着手风琴的悠扬乐声,孩子们一起唱响圣歌的旋律,忘记忧愁,感受灵魂的净化和升华。

  当太阳升起,静穆的湖光山色展现在眼前,他们骑着自行车穿过原野,蹬着运动鞋跑过森林,一头扎进碧绿的湖泊里游泳。随后站在山头,张开双臂,大口呼吸着新鲜自由的空气,与这个美好纯净的乡村共情……

  四个月后,康复计划临近尾声,迎来一个明媚的结局。萨拉克与哥哥在历经战火纷飞年代的生离死别后,终于在温德米尔重逢。而来到这儿的每一个小伙伴,也都收获了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管理员告别时说的:“当你们离开这里的时候,不要因为自己曾经历的痛苦,而对这个世界予取予求。愿你们都能在自己的领域赢得一席之地。即使被心中最黑暗的想法困扰,仍要对生活的奇迹心怀希望。”

  影片随即将时间轴拉长到现在,同样的湖边,交错叠映出这群演员孩子与现实中幸存老人的背影。他们在温德米尔接受爱与温情,进而接纳自己,拥抱新生;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们努力回馈这份爱给他人和整个世界。300人中,有的成为出色的运动员,有的成为纳粹屠犹教育的组织者,更多的是各行各业兢兢业业的劳动者。

  温德米尔为后世留下一笔无价的财富,那就是每当尽力挽回一个折翼的天使,他们会在恰当的时刻回馈世间一份意想不到的善果。真正的天使,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间。


  7.百年前的女权烛光

  作者:赵晖

  凡是做设计或学过绘画的人一定熟悉“辉柏嘉”这个商标,从针管笔到绘图铅笔,从可塑性橡皮到那风靡数十载的可溶性彩铅,全套绘图用具一应俱全。但大家对这个牌子的来历及其创始人家族的故事却知之甚少。2020年上海电视节期间在都市频道展映的德国电视剧《奥蒂莉?冯?辉柏嘉》带我们回溯历史,去了解有关这个品牌起源的一位传奇女性的故事。

  奥蒂莉?冯?法伯的祖父创建了A.W.Faber铅笔制造厂,家族事业蒸蒸日上。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女性无法独立继承家业,作为家族的唯一继承人,19岁的奥蒂莉听从了祖父母的指示安排,嫁给了贵族亚历山大?卡斯特尔,但并未依照传统在婚后冠以夫姓,而是将自己与丈夫的姓氏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家族姓氏Faber-Castell,也就是百余年后依旧为我们所熟知的“辉柏嘉”。

  奥蒂莉从小即展现出过人的才华,精准的判断力和果敢的商业决断能力。其丈夫也有超越常人的管理才能和对商机的敏锐嗅觉。两人的结合虽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但夫妇俩琴瑟和鸣,辉柏嘉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壮大。那个时代,女性仍以在家相夫教子为美德,就连奥蒂莉的祖母也认为其不适合过多地抛头露面,在丈夫对继承人的迫切渴望下,奥蒂莉陷入了无休止的怀孕、生产、养育子女的循环中。伴随着第四个孩子夭折的丧子之痛、夫妻关系恶化、以及在董事会中逐步被边缘化的事实,她的女性独立意识渐渐苏醒,开始了与丈夫争夺企业控制权、离婚、被迫放弃子女抚养权、再婚等一系列在当时看来惊世骇俗的举动。

  在她所处的年代,虽然因为残酷的一战,女性在社会生活及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男性争夺话语权、探讨生育权、试图保持独立个性的想法与行为,仍具有绝对的先锋性和冲击力。导演在这个留名史册的女性那并不为人所熟知的逸事中,合理地选择典型性的人生片段,充分利用史料中的留白发挥想象,将奥蒂莉从少女、传统温顺的妻子到勇敢寻求自由和真爱的独立女性的全过程细致入微地呈现出来。在董事会清一色男性视其为无物的表决时,她镇定地行使董事会主席的否决权来保护其家族和长期供应商的权益,并正告与会者她才是企业的真正拥有者和管理者,一袭黑色裙装的她不卑不亢,不怒自威;在得知丈夫出轨,她准备将重心转至工作时,却发现又一次怀孕,镜头跟随她在树林中骑马驰骋,跨越障碍,扫过杂乱的草丛,混乱的石堆,最后聚焦在她苍白焦虑的脸上,无声地描绘出她试图流产来获得自由的痛苦与挣扎;在餐厅与好友相聚,看到丈夫和情妇的身影,她没有逃避反而带着孩子去自我介绍时的坦荡和刚毅;在与情人再次相逢时,她义无反顾追求真爱的主动和果敢;充分的细节累积出一个独立自由的灵魂在女性能力才华被低视、个性被禁锢、话语权被剥夺的社会语境中从觉醒到抗争的心路历程。所有的冲突转折都经过了合理缜密的铺垫,通过镜头语言,场景设置,音乐烘托等手段,让观众伴随她的成长去感受她的爱与痛苦,体会她无法摆脱禁锢时那近乎窒息的焦虑,懂得她奋起反抗的勇气,理解她在自由与亲情间的艰难抉择。

  更难能可贵的是本剧没有仅仅孤立地塑造一个先锋女性的形象。剧中奥蒂莉的祖母、女仆和好友也都有各自典型的象征意义。祖母因循守旧,虽然深爱自己的孙辈,却反对任何逾越传统礼数的行为,她的爱反倒成了桎梏。奥蒂莉的好友属于有着传统思想的女性,但对新思潮、新观念保持开放接受的心态,她的爱是理解与鼓励。同样有自主意识、独立思考、拒绝依附男性的女仆,与奥蒂莉与其说是主仆,不如称之为战友。她们惺惺相惜,相互扶持。女仆也成了她失去抚养权后与其子女秘密联系的重要通道。各种不同观念、不同阶层的女性完整地拼接出二十世纪初德国女性的群像。

  这几年伴随着MeToo运动在欧美的蓬勃发展,女权与独立女性意识在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女性电影人崭露头角,以女性形象为绝对主角的大女主影视作品佳作迭出。早年的《末路狂花》展现了家庭主妇寻求自我时的勇敢和离经叛道;《神奇女侠》《惊奇队长》等从传统男性形象占绝对统治地位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异军突起;《黄金时代》里的萧红在女性地位低下的时代,在文坛肆意驰骋;《致命女人》中三个不同时代的女性在病态婚姻关系中醒悟和反击;《三十而已》里三个个性完全不同的现代女性努力寻求真我、自由和自我认知;诸多影视作品都在鼓舞着女性去勇敢尝试、释放天性、珍视并发挥自己的才华,寻求平等的机会,勇于自我表达,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虽然百余年前的奥蒂莉为自由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离开那长期生活的庄园时屈指可数的行李,和无人送行时迷雾中逐渐关上的大门,是她与过往的断舍离,但她解放自我的勇敢、情感中保持自尊与赢得尊重的尝试、寻求幸福、自由和梦想的努力都为后世燃起了一柄烛光,在混沌中指引了方向。直到如今,男女平等的意识逐步从象征性的口号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独立、自信、自由、美丽渐渐成为新时代女性的崭新注脚。


  8.探寻震撼时代的人格力量

  作者:程涵悦

  ——谈《时代我》

  当我在人群中,在大屏幕上再次看到《时代我》,捕捉一张张充满光芒的脸庞上细微的命运线索,那震撼一如我独自深夜初看时。不同的是,当大屏幕的光晕投在观众的脸上时,我看到他们的脸上时时地流露出一个生命对于另一个生命的共鸣与感怀。放映结束,还有人沉浸在脆弱个体创造伟大奇迹的巨大张力中,而仍投在众人脸上的光幕似在召唤更多的新生力量。

  时代:曾经被定义,不断被影响

  较之当下的大多数纪录片,《时代我》表现出了以跨越地域和溯源历史来刻画宏阔“时代”的叙事野心。观众可以从人物在当下时空的样貌与表达揣摩其与过往某个“影响时代”的时刻的微妙关联,也可以发现人物对于当下时代的态度和作为恰是对于过往“影响时代”的回应、延续乃至证明。在纪录片中,“时代”并非是静态的,它不但在过往的某个时刻被人物定义或改变,而且在当下甚至未来始终被这些人物不断影响着。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过往时代加诸在他身上的荣耀数不胜数,年届耄耋的他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而今,他已步履蹒跚,但对最新研究依然敏锐。心中只有“杂交水稻”的他支撑着病体,只为亲自见到总理再推动“海水稻”的研究。从艰难岁月到国强民富,袁隆平从未改变他的忧患意识与学人本色,在这些面前,过往时代困顿的缓解似乎是有迹可循的。即使赞誉汹涌而来,袁隆平这样的知识分子只执着于为国家研究新时代面临的新命题。

  而张晓刚以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于过往时代的思考,又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时代。可是,当时代以惊人的拍卖价格表达赞誉时,他把对这一疯狂时代的诸多困惑埋藏于心,继续如无名时一样沉默、创作,而他的新作品将表达新的时代思考。

  又比如王景春获得具有历史意义的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后,发声倡议提高文艺片的排片量以改变这一时代观众的趣味,这秉承了他一贯的对于艺术的信仰。而这,一如张伟丽一次次倾尽全力夺下又一个世界冠军一般矢志不渝。

  “我”:承受时代与时间冲击的脆弱个体

  《时代我》难得地将人物还原为感知着时代变化与时间流逝冲击自身生命的“我”。这一个个“我”真实、多元、艰难、脆弱但无比坚定。他们与普通人一样承受着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的痛苦,也经历了过往时代淬火般的考验与当下时代的自我突破。

  袁隆平与张伟丽本能地抗拒着时间加诸在他们身体上的痛苦,前者以强大的意志力抵御甚至拒绝承认衰病,而后者则以忘我的态度麻木地对待无数的伤痛。

  而舒淇与陈其钢的生活笼罩于命运悲剧造成的沉重阴影下,但前者以豁达与爽朗的笑声回应童年的苦难、成名的牺牲和衰老的历程,在审视人生中获得创作灵感,而后者强迫自己克制丧子之痛,重新投身于音乐事业。

  吴亦凡和王景春同样面对舆论的巨大压力,前者以自嘲的方式回应嘲讽、证明自我,而后者则坚持自己对艺术的判断,巧妙回应但立场坚定。

  “我”与时代:响亮的回答

  《时代我》的含蓄与巧妙,恰在于它没有直白地高歌时代给予人物的机遇,以及人物对于时代的贡献,更没有将这些人物变成定义时代的符号,而是在人物琐碎的日常中发掘影响时代的人格力量。这些人物固然都有异于常人的天生禀赋,但是在漫长岁月之中,是他们以自己的抉择与坚守,定义了自己从而定义了时代。

  纪录片一开始就强调了袁隆平对他人要求极高,片尾又强调了他不认同医学上对他疾病的认定,创作者意图用这些碎片构建“意志超人”的形象。这种对于自我近乎偏执的笃信源于“年轻时身体太好了”的印象给予他对自己旺盛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认定,更源于他日复一日的对于前沿学术的钻研。九十高龄的袁隆平把自己训练成了“铁人”,以此抵御“老年痴呆”,以此促成国家领导人对于农业新动向的关注与支持,他要一直与大国农业的新难题战斗下去。

  在陈其钢那集中,多次出现陈其钢英年早逝的儿子童年时代练钢琴的影像。片头首次播放,即奠定了这个中年男人生命的沉重基调,也映射出他对于音乐品质的苛求,以及对音乐人才的严格。之后,创作者将陈其钢的诸多生活片段一一展现,在展现他将儿子物品锁起来以克制自己强烈的情绪后,纪录片一再提及他通过创办工作坊、提供演出机会等形式提拔年轻的音乐人才。至此,纪录片又再次播放了其儿子练琴的录像,不禁令人百感交集。这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普通父亲的心愿,也可以视作陈其钢在命运的打击之下发现了“培育更多新人”这一时代重任,而这,也宽广了他的人生境界。纪录片最后,患病的陈其钢仍在招募学员,仍在追求完美的音乐,而这正是这个沉郁、克制的男人的生命与时代的艺术事业无法断绝的宿命性关联。

  纪录片还刻画了可以做模特但坚持做音乐的吴亦凡。在韩国男团担任队长的经历已经证明了他的音乐天赋,但是面对时代加诸于他的疯狂流量与资本,以及更为疯狂的网络暴力,他选择在聚光灯外节食、熬夜、打磨音乐,以此证明自己。这种无悔的韧劲一如张伟丽。

  时代、“我”、“我”与时代是无尽的话题,期待更多有创作野心的创作者。


  9.仁者医心

  作者:赵大业

  现如今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据调查数据显示,90后成为饲养猫狗的主力军。或许是因为在现代化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中,独居的人越来越多,而宠物则能为人们赶走孤独。它们忠实的陪伴,抚慰了我们的心灵,疗愈了一个个寂寞的灵魂。但生命总有生老病死,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宠物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宠物医院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目前全国宠物医疗机构已突破1.2万家,而1997年北京全城也只有不到十家宠物医院。47岁的尹铁垣是北京赛佳动物医院的院长,这位在兽医界赫赫有名、拥有上百万微博粉丝的业界名人每天都会在他的医院里医治从全城、乃至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病患”。从业二十余年的他见证了宠物医疗行业翻天覆地的变化,看遍了人与宠物间的情感羁绊、人情冷暖,也看尽了都市人的孤独与欲望、因爱之名的执着与伤害。

  2020年第26届上海电视节期间,在纪实人文频道展播的纪录片《宠物医生和他的“病人们”》记录了尹铁垣日常的生活工作和他与他的“病人们”以及“病人”家属们的故事。短短30分钟的时长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带来深深的感动,引发观众关于宠物和自己关系的深层思考。

  医院里的常客都知道尹大夫的毒舌比起豪斯医生也不遑多让,他话虽不密,但能句句戳到点上。他的严厉能把十年的熟客“吓”到乱了阵脚,就连烦躁不安的宠物听到他的名字也会乖乖垂下头来。在尹铁垣看来,人改不了“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毛病,何况患病的是动物。他要用这种方式,纠正“铲屎官”们的思路,督促他们谨遵医嘱。而在治疗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病例,要治疗的不仅仅是宠物,更有需要疗愈的人心。

  人们之所以养宠物,无非是出于喜欢或是寻求陪伴和慰籍的需要。它们健康时与我们朝夕相处,自然培养出深厚的感情,可一旦生病送进医院,它们的生死去留才是最考验人心的时刻。尹铁垣收留了因患病而被遗弃的美国短毛猫,经过精心治疗痊愈后取名“二谦”,成了赛佳动物医院的院猫;也收养过得了犬瘟的小腊肠犬,它的主人不愿花太多钱治疗而要求医院实施安乐死;还遇到过不想把宠物带回国,却借口中国人不懂善待小动物,而要求为宠物做安乐死的外国人。这种抛弃宠物的现象,对动物医院的工作人员来说早已屡见不鲜。还有位失去双手的女主人,她的狗后腿长瘤,如果截肢还能再活两三年。她真的特别爱自己的狗,但却干脆地拒绝了医生的提议。尹铁垣无法理解,她的狗从不会嫌弃她的缺陷,而她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的宠物不再完美。其实人对宠物的爱远非我们认为的那样。蔡康永曾用几个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其中的真相。如果一个人特别爱你,但他会决定你每天吃什么,每天都是一样的菜谱,还要决定你的发型、着装,这是你要的爱吗?如果一个人特别爱你,却先要带你去做绝育手术,这是你要的爱吗?诚然,宠物并不是人,但人们却总是一厢情愿地把宠物当成儿子、女儿、弟弟、妹妹,我们以为我们像爱家人一样爱着它们,但我们爱它们的方式却在本质上有所不同。并不是说我们饲养宠物的方式有什么毛病,但蔡康永的提问却点醒我们:有时真的需要从宠物的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

  当然也有对宠物不离不弃,不惜花费数万元,甚至十多万元来救治宠物的主人。它们曾在他们最艰难的时候给予了最长情的陪伴,在它们生病时他们则倾尽所有,只要宠物不受罪,不管花什么代价,多活一天就是一天的胜利,就是一天爱的延续。但面对活下去已经没有生命质量的动物,尹铁垣也会劝说主人送走它们。他会尽己所能给主人们一段心理缓冲期,但面对一份份过于执着的爱,尹医生有时也会无可奈何。他从陪伴了他20年的大白猫那里了解到,宠物并不怕死,有时他们强忍病痛活下去的理由仅仅是为了陪伴主人。他也在那时学会“人不能太自私”。这时候需要医治的不再是宠物,而是我们对这份爱的执念和学不会放下的心。

  死亡是每一个生命的必然终点,面对宠物的离去,如何告别也成了主人们不愿学习的必修课。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长情的思念才是对那份曾经的爱的最好证明。剧中提到过一只猫的奇特的墓志铭——“九减一等于八,四加一等于五。”问过主人才知道其中的意思是:猫有九条命,减掉一条,还剩八条;一家四口人,等它回来,又变回了五口人。这条奇特又饱含深情的墓志铭让我热泪盈眶。这才是对宠物的真爱,它用全部的生命爱你,每天耐心地等着你回家,你则像对待家人一样认真地爱它,不离不弃,真诚地照顾它、惦念它,在它离开后永远地盼望着有朝一日它的归来。

  作为地球上无数生灵中的一份子,无论你是否饲养宠物,都请用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动物。让野生动物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让家养动物得到良好的关爱和照顾。请细心地体会动物们那份毫无功利的爱与信任,也请真诚地去回馈,耐下心来和它们彼此陪伴。感谢《宠物医生和他的“病人们”》让我们从医生的角度,深刻地理解与反思自己和宠物的关系。感谢那些为不会说话的小生灵们提供帮助的动物医生,因为他们在医治宠物的同时,也治愈了我们那颗需要陪伴和慰籍的心灵。


  10.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良医》

  作者:赵大业

  有人说,医院是最公平的地方,因为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权贵或是平民,在疾病和伤痛面前人人平等。医院是寻求医务人员帮助的场所,当你来到这里,必将自己的健康乃至性命交付给他们。医生护士们是天使也是战士,他们倾己之力为患者筑起一道健康屏障。这里有太多的悲欢离合,每天都有新生命诞生,也都会面对无可奈何的死亡;这里有人生百态的缩影,因为生死面前,无论好坏,人们总会释放出最本真的自我;这里汇聚着惊心动魄的较量、无私的付出、利己的算计、真挚的爱和不加掩饰的悲哀。这或许就是医疗剧佳作频出的原因,从《豪斯医生》《白色巨塔》《急诊室的故事》《实习医生格蕾》到这几年大火的《良医》。

  2020年的第二十六届上海电视节,为观众带来了《良医》第二季在东方影视频道展播。本剧延续着前季的故事,依旧用一个个病例串起剧中人物的成长轨迹和情感历程。患有学者综合症的自闭天才医师肖恩,因无法治愈的社交障碍而成为医生中最特别的一位,他也是这部医疗剧与众不同的特质所在。本季中肖恩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成长,他开始承担救助流浪群体的医护工作,值外勤,置身于公众之中;他开始面对萌发的爱情;他也开始学着处理新的危机--因导师脑部肿瘤复发而失去了医院里最坚实的后盾。各种矛盾冲突更为剧烈,剧情也更加抓人,精彩异常。

  本季第10、11集讲述的是圣诞节前夕,国际航班上发生了致死率奇高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圣博纳文图尔医院因接收两名患者导致急诊区全员隔离,隔离区与外界间那道透明的玻璃门,成了可以两两相望却无法逾越的鸿沟,从而为各出大戏搭好了舞台,人性的一幕幕粉墨登场。其中汇集了爱情、亲情、友情,展示着人们最本能的恐惧和最无私的奉献。

  剧中两对父子的戏份尤为令人动容。患白血病的克里斯期待着从小就抛弃了他的父亲的骨髓移植来挽救生命,也盼望着父子间的和解。他因手术提前免疫力尽失而生命垂危。与此同时,父亲却误入急诊室被隔离,又因情绪激动被注射镇静剂而沉睡不醒。一方面是无菌病房里儿子心灰意冷签署了放弃抢救的协议,一方面是隔离区内的父亲心急如焚、束手无措。梅伦德斯医生为此棋出险招,不惜赌上职业生涯,甘冒生命危险在临时创造的半隔离区实施手术;此外,离异的韩裔医生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儿子也因意外被困在隔离区内,哮喘发作,药物用尽,父亲不顾自身安危闯入隔离区施救。两位父亲,一位用生命完成了承诺,给予克里斯第二次新生;一位用行动告诉儿子,什么是男子汉的担当。他们都用最本能的反应诠释了父爱的无私,展现了不善表达的父亲们那藏在心底的深情。

  此外编剧还设置了一系列挑战来进一步增强紧张氛围:必须马上手术的圣诞老人和没有无菌手术室的矛盾;早产孕妇母子危旦,医生人手不够,是救大人还是保小孩的抉择;手术过程中主治医师因感染病毒昏迷,只有两位新手医生面对复杂情况的危机;以及器具短缺,医生们因陋就简,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制造的奇迹。多条线索齐头并进,推波助澜,逐步将剧情推向高潮。

  在生命逝去与诞生的流转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子女那超越求生本能的亲情,看到了被分隔的情侣间那匆匆表达的爱情,看到师生间彼此牵挂的友情,看到父子间融去坚冰相互理解的欣慰,看到医患间的信任与相互支持,也看到医生们临危不乱的镇静、舍生忘死的勇气和甘冒风险放手一搏的担当。正是这医者仁心、坚定的信念和爱的力量,于危难中守护了患者的生命之光。

  剧集将生活中的故事集中、浓缩,制造冲突,经营感动。从医护人员的切身感受出发,审视与回应危机之下的个人行动、职业信念、公共生活与共同命运。《良医》的成功不仅因其精良的制作,更因为它所传递出的真挚情感,无私奉献的正能量,对自闭症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别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剧集经过合理紧凑的编排和演员们形神兼备的演绎,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案例,更看到了几位主角的成长,看到直面生死时,普通人所呈现出的真诚、善良和美好。这跨越国界的情感力量和人性光辉感动了无数观众。

  这两集故事中,佳节前的突发危机加上疾病的背景,很难不让人联想起年初的新冠疫情。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惨烈的无声战役,但却在电视上一遍遍地听到出征送行时,丈夫承诺一年家务的呐喊,读到医生们进病区前交代后事般的嘱托短信,看到那些不知疲倦的志愿者、医生们满是勒痕的面庞、可以倒出水来的防护服,和夕阳余晖中病床上观赏日落的患者和医生的剪影,这曾经真实发生的一切与虚构的故事相比毫不逊色。听闻关于本次抗疫历程的影视节目正在开发制作,众多明星加盟。相信大家都有着极高的期望,因为这一次是我们全体国人携手渡过了危机、经历了相似的心路历程、形成了难以磨灭的共同记忆;因为这一次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白衣战士舍生忘死的职责与爱,举国民众众志成城的坚强与团结和领导核心那些艰难却果敢的决定。

  我们期盼能有比肩《良医》的佳作诞生,成就又一部接地气的精品,毕竟这是我们的共同经历,毕竟这故事与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们有关。

  

  【优秀微评】“妙语连珠”奖(10篇)


  

文化节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上海市民文化节官方网站由上海市群艺馆和东方网共同承建。
东方网提供网络支持,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