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民演唱大赛 > 名角与市民共唱民族经典
名角与市民共唱民族经典
2016年8月17日 11:10  选稿:宋振喜

  

  市民与三代江姐同台演出民族经典《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6月30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星舞台上,4位歌剧爱好者与唐群、陈海燕、江燕燕3位上海歌剧院不同年代的江姐扮演者同台高歌《红梅赞》,引起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齐声唱和。这和谐的一幕出现在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纪念建党95周年民族歌剧经典唱段市民演唱大赛颁奖暨展演的舞台上。

  民族歌剧经典唱段市民演唱大赛是今年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主要赛事之一,由上海市民文化协会、闵行区、上海音协、上海歌剧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联合主办。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全市16个区县200多个街镇市民爱好者踊跃报名,60支市民团队和个人闯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12个最佳表演奖,20个风采奖。颁奖当天,大赛获奖选手用歌剧演唱这一艺术形式,和近800位市民深情追忆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峥嵘岁月,重温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光辉历史。上海市民孙俊兴奋地表示,这些民族经典歌剧令人震撼,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共产党人的舞台形象,他们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象征。

  整个展演中,市民成为舞台的主角,以前在台上备受瞩目的专业演员则甘当绿叶托起了基层热爱歌唱艺术的群文之星。“这是我首次跟业余选手一起同台演唱《江姐》。很惊讶,无论是唱功还是表演他们都非常到位、非常专业。”大赛评委之一、著名歌唱家江燕燕评价,广大市民在本次赛事中表现出来的热情让她印象深刻,尤其是社区中老年爱好者,无论彩排还是正式比赛,都早早来到赛场,化好装,穿好演出服等待登台演出。“这是完全属于他们的舞台,不管是在台上演主角还是演群众,他们都全情投入、倾情演出,这种精神本身就很专业。”江燕燕赞赏地说。

  为了满足更多人想参与的愿望,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部分经典独唱唱段被市民改编成了小组唱、合唱。对这一举动,闵行区群艺馆馆长傅晏感叹:“舞台上这些中老年人是伴随着这些经典的民族歌剧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他们对这些歌曲以及歌曲所塑造的人物充满了感情。”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的选手叶爱平已年过半百,是上海航天局下属研究所的一名退休职工。从小听妈妈哼唱《红梅赞》长大的她回忆,正是这首红色经典让她爱上了唱歌,每当听到或唱起这些耳熟能详的旋律,她都会情不自禁沉浸在特定的剧情场景中,被那些充满革命情怀的歌词打动。几十年的工作经历,让她深刻领悟到,自己所从事的国家航天事业能取得长足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几代航天人的辛勤努力,离不开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和平环境。“今天,我能作为市民代表走上舞台,用自己的歌声诠释心中的江姐,可以说圆了我青年时代就有的一个梦。”叶爱平激动地说。

  除了中老年歌唱爱好者,此次大赛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各赛场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因大赛不分组别,青年人和老年人同台竞技的情况时有出现。上海市群艺馆工作人员严莉燕透露,进入决赛的选手中,青年参赛选手人数首次超过了60%。“他们虽然远离革命战争年代,但这些久唱不衰的民族歌剧经典,同样被他们所喜爱,所传唱。”严莉燕说。曾获文化部群星奖的27岁维吾尔族小伙艾力开木·艾尔肯是普陀区上海第一男声合唱团成员,他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和外公都是从艰苦岁月走过来的。“当时,支撑他们精神世界的就是这些洋溢着革命豪情的歌曲。”艾力开木·艾尔肯认为,“虽然这些歌曲对我们来说是隔代的,但历史具有连贯性,精神的火种需要新一代来接续。只有了解历史,了解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开创未来。”

  据悉,今年,上海不少大学都在校园里积极推广排演民族歌剧。此次展演就邀请了同济大学学生演唱歌剧《江姐》唱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上海师范大学则排演了《党的女儿》。上海市民文化节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办公室主任、上海市群艺馆馆长萧烨璎表示:“这些民族歌剧经典曾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激励和鼓舞了无数中国人,演唱这些经典,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境界。大学生能在校园时代排演这些民族歌剧经典,相信这些崇高的精神会感染他们,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忘的记忆。”

文化节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2016上海市民文化节官方网站由上海市群艺馆和东方网共同承建。
东方网提供网络支持,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