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新闻中心 | 报名管理 | 活动申报 |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星 > 正文
朱墨均
  2013-7-30    作者:张逸芝   

灯影下的生命力——记民间艺术家朱墨均

image

  七宝皮影是海派皮影的源头,主要以七宝方言和沪语演唱,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年过七旬的朱墨均原本是七宝镇上的农民,因为热爱皮影戏加上又会做惟妙惟肖的皮影,某次机缘巧合,他担任了七宝古镇上的七宝皮影戏艺术馆馆长,如今已长达数十年。作为上海市非遗传承人之一,他在已传承了数百年的海派皮影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让老树开出新花。

  当年还是懵懂孩童的朱墨均,七宝古镇上露天的皮影剧场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瞳瞳光影下一个个老皮影戏人演绎的“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故事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谁也没想到当年在剧场的一角那个聚精会神地看皮影戏一直看到累了趴在地上的小孩,如今却成为“海派皮影”第8代传人。在接过“海派皮影”这根接力棒的时候,他觉得肩上沉甸甸的。

  如何让传统的皮影戏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社会?朱墨均动了很多脑筋。他先从演出方式着手,他与七宝明强小学、七宝三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实验学校进行了皮影戏的合作项目,让皮影进学校社团,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皮影与音乐结合起来,用现代音乐取代传统的皮影背景音乐,让学生分饰多角代替传统的二人演唱形式,这种传统又新鲜的独特教授方式获得全国音乐课公开课的一等奖。

  接着,朱墨均考虑到了现代社会演绎皮影时候受众的语言隔离感,决定另辟蹊径。为此他改编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小耗子的故事》、《武松打虎》等传统剧本中的对白,让孩子们用中英沪三种语言表演皮影戏,寓教于乐。迄今为止已有几百个小朋友们学习过表演过,一个个有模有样地说着对白。唐僧说普通话,猪八戒一急起来则用起了沪语……学校的课堂因为有了皮影戏而有了厚度,古老的皮影也在孩子们的手中有了生命的温度。“皮影也要从孩子抓起。”朱墨均认为只要将种子播散出去,总有一天会长出大树,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主动去喜欢皮影戏,了解皮影戏。“传承古代、服务当代、造福后代”是朱墨均给自己手头上皮影工作的定位。他还准备跟华师大的老师出一本关于皮影和手影结合的连环画,把新型的极具民俗文化的童书提供给学龄前的小朋友们。他甚至还想用皮影创作中国的3D动画与迪斯尼叫板。

  如今,对朱墨均的海派皮影感兴趣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他应邀开始去法国学校给外国人说皮影,让他们通过做五块小纸板拼贴的简易小皮影了解中国文化。甚至,他还设想创作一种没有语言,只有音乐的动画片式的作品,比如老鼠嫁女,让大家都能看懂。他甚至还想推出“皮影沪剧”,让演员穿上皮影戏服去演绎活态皮影。

  然而,后继乏人几乎成了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们遇到的最大难关,七宝皮影的未来一样不容乐观,朱墨均坦言,在经历了最迷茫的前几年,现在的他想开了很多,只有不断地创新,让更多的人接触皮影,才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发掘到好的种子。世博前夕,北影大学生电影节以朱墨均的“七宝皮影”作为主题拍摄了短片《风筝·线》,对这一民俗艺术进行宣传和呼吁,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朱墨均所传承的海派皮影的宝贵价值。中央电视台戏剧频道也来找朱墨均,要他的“美猴王”皮影戏去参赛。随着各方面的重视,朱墨均比原先乐观了很多,他相信只要一直努力坚持做下去,才能让挂在墙上的皮影活起来,活下去。

  

2014上海市民文化节官方网站由上海市群艺馆和东方网共同承建。
东方网提供网络支持,未经授权严禁复制或镜像。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